老章去了阳台,拿来一只很大的金属笼子,把鹦鹉关了进去。 鹦鹉似乎很不情愿,被关进笼子之后,扑棱棱乱飞乱撞。 笼子的底部是木板,铺着一层细沙,那是接粪便的。有两只被固定的小花碗,一上一下,那是装米装水的。 中间横着一根栖木,栖木上有铁链,上面带着弹簧锁,类似旅行包上那种。老章用铁链把鹦鹉的脚锁住了。 鹦鹉终于安静下来,站在栖木上,静静地看老章。 接着,老章准备了一些玉米,稻谷,花生,小麻籽,葵花籽,油菜籽,还有各种水果。 老伴喊道:“人先吃,再弄它!” 老章不管,他把笼子放在鞋柜上,满眼喜欢地说:“你好。” 鹦鹉不语。 老章说:“说话——你好。” 它还是不语。 老章说:“再见。” 它依然不语。 老章说:“再——见!” 它还是不语。 老伴说:“吃饭吃饭!” 老章走到餐桌前,跟老伴一起吃早餐了。 这期间,那只黑猫无声地跳上了鞋柜,逼近了笼子。鹦鹉那双灰色的脚一直紧紧抓着栖木,很稳固,二趾向前,二趾向后。它转头看着那只黑猫,表情阴冷。 黑猫弓着背,围着它慢悠悠地转着,似乎在寻找下口的机会。 突然,鹦鹉低低地叫了一声:“嘎!——” 那只黑猫好像受到了惊吓,它掉头一跃就跳到了地上。 老章和老伴都听到了鹦鹉的那声怪叫,回过头去看。那只叫小白的猫站在地上,它依然弓着背,仰着脑袋朝上看,步步后退,终于跑进了另一个房间。 老章笑了:“小白怕这只鹦鹉!” 老伴说:“它叫的声这么难听,小白能不怕吗?” 从此,老章家莫名其妙多了一只鹦鹉。 除了它曾经对那只黑猫叫了一声,再没叫过。鹦鹉是学舌的,老章以为,它可能正是因为不开口,才被主人遗弃了。 老章有信心。 他退休了,整天没事儿,经常站在笼子前,教它。 他知道,教鹦鹉说话,最好是大清早,因为这个时辰鸟的鸣叫最活跃,而且,它尚未饱食,学习效果最好。 环境也需要很安静,不能嘈杂,否则会分散它的注意力,不知道究竟该效仿哪个声音。大清早,老章也不去晨练了,他把窗户全部关上,然后开始教鹦鹉说话—— “你好。” “……” “再见。” “……” “吃了吗?” “……” “吃完了。” “……” 十几天过去了,这只鹦鹉依然一言不发,守口如瓶。 墙上挂着一本老日历,上面显示着:2013年7月2日。 一般说来,教一周左右鹦鹉就可以学会一句话,巩固几天,再教第二句。半年时间,鹦鹉可以掌握很多语句。一些机灵的鹦鹉,还可以学会简单的歌谣。 鹦鹉学舌都是成语了,这只鹦鹉为什么例外?凡是学人语的鸟类,首先是善于鸣叫的种类,而它连叫都不叫一声。 老伴说:“是不是应该给它剪剪舌头?” 老章说:“那是八哥。” 老伴说:“那你就别想了,就当养了只普通的鸟吧。” 最奇怪的是那只黑猫,它再没有接近过那只笼子,每次都是从很远的地方绕过。喵星人的眼睛看到了什么,我们永远不知道。 墙上的老日历显示:2013年7月5日。 鹦鹉吃得越来越少了,它似乎病了,缩着脖子,一动不动地站在笼子里的栖木上,阴冷地看着这个家,姿势一点都不优美,像一只猫头鹰。那又短又粗的嘴像个钩子,看上去特坚硬。一双眼珠红红的。 老章伸手摸了摸它左侧的羽毛,它敏感地朝右侧动了动。老章摸了摸它右侧的羽毛,它又敏感地朝左侧动了动。然后,它还是那样定定地望着老章。 老章又小心地碰了碰它的嘴,以为它会啄他,它的嘴却紧闭着,只是很不耐烦地甩了甩头,似乎很不喜欢老章这样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