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是最后一次机会了。 经过陕北野王墓那次“意外”之后,自己在龙头心中已经逐渐失去了信任,他们之间本来就脆弱的合作关系正在分崩离析。 不是合作关系,是主仆关系,想到笼罩在心头的那个阴影,黎叔感觉到阵阵寒意。 没有多少时间了,是时候跟龙头做一次了断了。 虽然在手下面前威风八面,但是他们不知道,自己其实只是别人手里的一只牵线木偶,这么多年来,他一直对那个人俯首听命。活得像一条狗一样。 是时候摆脱他了。 成王败寇,这一次,他压上了全部身家。 为了这个计划,黎天明即使放弃经营多年的生意和牺牲所有手下的性命也在所不惜! 什么仁义道德,什么手足之情,都是假的! 为了活下去,我愿意付出一切!! …… 在县城郊外那个破落的土房中,黎天明目睹了爷孙两的惨死。 自从那个绝望的夜晚之后,黎天明心中那个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明确起来。 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! 我命由我不由天、天欲灭我我灭天。 父亲一生做事小心、谨慎,散尽家财只求不招人嫉,扶危济困只求积德裕后,跟世人讲什么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结果怎么样? 那些平时接受黎家恩惠的人,人前对你恭敬客气,一转身就背后插刀,落井下石。 那次运动,被打上盗墓罪名的,最后只有黎家四人被处决了,平日嚣张跋扈、横行霸道的同行,反而没有事儿。大家不约而同地,把所有的锅都堆在了黎家头上。 在官方的记录里,邙山所有的墓都是黎家盗的,邙山所有的盗墓人,都声称是黎家的手下。 墙倒众人推、破鼓万人捶,声名远扬的黎家一下子闹了个众叛亲离,差点落个满门抄斩。 对于父兄的惨死,黎天明并不觉得有什么冤屈。对于那些同行的苟活,他也没觉得不妥。 天理循环本来就该如此,父亲是死在他自己手上,跟鬼神讲道德,跟人类讲仁义,凡事都要留一线……他只活在自己的规则里,所以下场才会这么惨。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,人不为己天诛地灭!凡事必须要做绝,绝对不能留后路。给别人生路,就是给自己死路。 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,要么你死,要么我活! 这么多年来,黎天明秉承这条信念,在人世间反而活得游刃有余。 经过了多少风浪,见过了几许沉浮,如今他是雄霸一方的黎叔。虽然不能名满天下,但却尽享富贵荣华。 但是他心中仍有缺憾,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,这份缺憾越来越强烈。 自己已经60多了,明显感到神衰气竭了,人都说五十知天命,但是我还不想死,我还没活够。 我还想继续活,活下去,再活500年! 想到这里胸中一阵气血翻涌。 多少年来,没有人知道自己经营这份“事业”有多么不容易。从无到有,白手起家,从小小的邙山发展到现在势力横跨晋、豫、鲁、陕四省,手下精英五六十人,还有数百人间接给他打工。 如果把每年经过他手的文物统计出一个数字的话,那足足顶上非洲一个小国的GDP。 他,黎天明,从当年一个漏网之鱼,成为今天的一方枭雄! 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,开始于当年县城郊外的那座破房子。 看到祖孙两人的惨死之后,黎天明就决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――不能像个凡人一样,蝼蚁人生。 祖孙两无意中也给了他一个启示――这年头盗墓随时都会掉脑袋,但是换种方式,不仅没有风险还可一本万利。 盛世古董,乱世黄金。饥荒年代,所有的文物跟粮食一比都不值一钱,半斤白糖就能换到一枚价值连城的羊脂白玉扳指,那么一斤粮食呢?一百斤粮食呢?一千斤粮食呢? 民间多古董,只要有足够的粮食,不愁换不到更多的宝贝。 黎天明敏感的直觉告诉自己,饥荒不会持续太久,只要饥荒一过,那积存的古董将会千倍、万倍的价格倒手,未来自己就富可敌国。 而且跟盗墓相比,捣腾粮食这点风险简直像不存在一样。 至于换粮救人命这事儿,黎天明可是一点没考虑过,反正粮食就那么些,有人吃就会有人饿。有人生就会有人死。 躺在供销社冰凉的木板上,一个“伟大”的想法在黎天明心中逐渐明晰起来。 但是靠他黎天明自己是无法完成这个事业的,粮食换古董,要走街串巷,要捣腾粮票……这是一项水中淘金的大活儿。必须有帮手――有大量可靠的帮手。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要想成大事,就要发动群众的力量。 …… 黎叔躺在那里脑海翻腾的时候,不远处也有一双阴鸷的目光在盯着他。 老头子越来越不行了,虽然六十岁了,但是身体跟七老八十一样羸弱不堪。 上次陕北盗墓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打击,见过大风大浪的老头子在阴沟里翻了船,还被人啄瞎了一只眼。 那次失手,损失了整整一队精兵强将,就剩他们两个人逃了出来,这是天意,刀疤金心里想。 对于黎叔,刀疤金是越来越不满了。